中国企业家杂志在线阅读
马化腾: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通向“大社交”时代
---文章选自中国企业家杂志
马化腾
首席执行官腾讯董事会主席
如果连接人和物、人与服务,那 么这个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 甚至几千亿的的量级。而人与物,人与服务连接的关键就在“大社交”时代
“要迅速识别我的口音,理解我的一些个性化的表达,对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说,还是有挑战性的。"9月17日,在上海"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当着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大咖们的面,马化腾调侃起自己的广东普通话来。
他背后的屏幕上不断跳出中文字蒂和英文翻译,腾讯的人工智能同声传译应用“腾讯同传”正在现场进行同声传译。
马化腾谈到了自己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些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通向大社交'时代。”
什么是“大社交”时代?马化腾解释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达到10亿,成为中国首个用户突破10亿级的互联网产品。连接人与人的极限就是几十亿个节点,但是,如果连接人和物、人与服务,那么这个规模将会增长到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量级。而人与物、人与服务连接的关键就在于人工智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社交时代。”
马化腾表示,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今天,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变成一把“万能钥匙”,它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必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下为马化腾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演讲全文:
非常高兴再次来到黄浦江畔!也非常荣幸参加上海2018人工智能大会。今天看到大会的盛况,更让我感受到,上海市自上而下对这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筹备。上海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工都能发展高地的决心,可以用
“众志成城”来形容
腾讯早在2012年就在上海布局人工智能项目,我们专注计算机视觉研究的优图实验室,就诞生在上海,目前是腾讯进行人工智能研究的三大实验室之一。最近,腾讯华东总部正式落户上海,我们与上海市的合作将全面升级。
其中最为重要一个合作领域就是,腾讯要在上海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并将先进技术充分应用于文化创意、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民生健康等领域,全面加入“智能上海”行动,共同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
在今天大会的讲台上,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两边的屏幕上,在我左边是“腾讯同传”的屏菜,在我右边是科大讯飞的翻译,在屏幕上看到不断跳出的中文字慕和英文翻译,目前全部是由我们后台的机器来完成的。人工智能在同声传译的应用整体上还处于初期。所以,今天腾讯同传在现场完全依靠机器来完成,而不是采用“人机协作”的方式进行同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腾讯同传是我们内部两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微信智聆提供的语音识别技术,相当于腾讯同传的“耳朵”,比如现在它就在聚精会神地听我说广东普通话;同时腾讯翻译君提供的技术,是立刻把刚刚听到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迅速识别我的口音,理解我的一些个性化的表达,对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说,还是有挑战性的,所以也请大家多色包涵,给我们一些鼓励。
下面我也想借这个机会,从一线从业者的角度,谈谈自己对人工智能发展 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看法,人工智能技术是一场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城市和国家来说,我们不能拒绝人工智能领域的“奥林匹克”,更不能“闭门造车”。我看到,今天有许多国内 外的顶尖科学家来到了现场。我们需要 向他们致敬!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 的巨大贡献,为全球科技产业开辟了新 的空间。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与科技产 业,一直以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如此,即便有竞争,我觉得它也像一场“奥林匹克“竞赛,通过“你追我赶”的互相激励,协同创新,共同把人类的认知极限推向“更快,更高,更强”,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全球人工智能正在形成新的产业 链,从技术研发到应用落地,从软件、 硬件到服务,需要全球协作才能实现 最优化的配置。美国强大的先进技术和 中国丰富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很长一段 时间都是天然互补的。去年,腾讯在美 国西雅图建立了首个海外人工智能实验 室。同时,我们看到,谷歌等美国科技企 业也在上海、深圳设立了新的分支。人 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化趋势,可以说是势 不可挡。
第二个看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通向“大社交”时代。腾讯多年 来一直专注做连接,我们希望连接人和 人、人和物以及人和服务。微信的月活 跃用户达到10亿,成为中国首个用户突 破10亿级的互联网产品。连接人与人 的极限就是几十亿个节点,但是,如果 连接人和物、人与服务,那么这个规模 将会增长到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的量
今天,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变成一把“万能钥匙”,它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必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级。而人与物、人与服务连接的关键就 在于人工智能。可以说,未来整个人类的“朋友圈”的规模将会从几十亿,扩大为几百亿,甚至几千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社交”时代。
今年腾讯提出,我们的一个目标是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为此我们需要做好“连接器”,“数字工具箱”和“生态共建者”。数字化、网络化和智 能化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人工智能是我们“数字工具箱”里的制胜法宝,它与大数据,云计算共同构成了新型基础设施。
此外,腾讯还将A1应用在医疗领域,我们重点在两个方向上努力:一个是苦恼医疗影像处理,我们推出了腾讯觅影,运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各类医学影像进行学习训练,目前已经在早期食道癌,宫颈癌,肺癌、乳腺癌等领域,辅助医生进行高效、精准的诊断与筛查;另外一个方向是Al辅诊,目前我们的智能导诊技术,可以根据医院需求定制,缓解医院导诊的压力。腾讯 觅影已经在上海多家医院进行应用尝 试,并与复旦、交大等高校展开了深度 合作。这些Al的技术和产品,可以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改善隐患关系,节省医保费用。
第三个看法,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今天,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很可能变成一把“万能钥匙”,它能够释放过去所有人类技术和工具的潜能,必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我了解到,国内一 些黑产已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病毒 的分发更加隐蔽,甚至让网络诈骗更为 精准,这就迫使我们改变过去传统的安 全防护模式。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目前 腾讯安全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 实现对最新黑产活动的动态监控和精 准打击。
借此,我想在这里提出四个问题, 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全球人工智能从业 者的思考。未来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做得可“知”,“可控”、“可用”和“可靠”?
可第一个“知”,人工智能的算法是否能够变得清晰透明,可以解释?第二个“可控”,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类个人或整体的利益?人工智能所做的决定定, 是否最终仍然需要由具体的人来承担 责任?可第三个“用”,人工智能是否能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共享技术红利,避免出现技术鸿沟吗?第四”可靠,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足够快地修复自身漏洞,真正实现安全,稳定与可靠呢?
最后,我想再次感谢上海,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合作交流平台。衷心祝愿上海早日建成国家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让“人工智能“成为新的城市名片!腾讯也将扎根上海,与中国改革开放的 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一起携手未来!
本文章从互联网采集,文章摘自于中国企业家订阅,文章版权归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作者所有;仅供需要中国企业家订阅的朋友试读,请勿用做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24小时内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