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在线阅读
"探索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之扎根中国篇
不要试图用传统教育取代现代教育
文/徐梓 疆力
---文章选自学校品牌管理杂志
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但其中一些不当的说法和做法,也给传统文比教育的健康、持久和有效开展留下了极大隐患。
有些观点认为,现行的学校体制是西方的产物,完全站在外在的、客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事物,而不是教授为人之道,完全没有能力处理人安身立命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改变现代教育"西体中用”的模式,从学校整体建制到各项制度安排,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全面刷新,全局更张,另起炉灶,回到古代,以传统的私整和书院代替现在的学校,用传统教育取代现代教育。
试图以传统的书院来代替现在的学校,实在是对传统教育不了解、将传统书院理想化所致。
或者说,这是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想,按射在了古代书院之上,使其馈上了某种虚幻的光环。比如,由于对古代书院的实情不了解,根据个别事例,就称须书院弘扬了“学在民间”的优良传统,光大了“自由讲学”的书院精神,致力于“学以为己”的目标取向实际上,古代书院很多时候,不只是官学化,而且完全等同于官学。新建一所书院需要报批,甚至要等待一二十年的漫长时间;官派山长非常普遍,掌院等同于一级学官;官府往往为书院拨置学田,以扼住其经济命脉;给予书院生徒和官学学生一样的待遇等等。不只是官府要控制书院,更主要是书院主动地迎合,寻求政府的认可和庇护,谋求更可能多的政治上的好处和经济上的利益。明清时期,大多数书院主要是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在院封闭学习,十天半月一考,其自由度甚至还不如平时可以在家学习,只需要参加岁试和科试的府州县学的生员。
传统的书院自然有它的优长。比如规模小、人数少,加上住宿制,师生朝夕相处,相互熟悉,相互了解,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教学氛围这是它最有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它对于今天的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但有些书院往往因陋就简而创设,同乎流俗而教学,高贤大能掌教的毕竟是少数,并不像些人所想象的那样美好。所以用书院取代学校,既没有可能更没有必要。
古时的书院尚且如此,现今一些既不了解传统文化真谛也不体认古今教育精神的人所办的书院,则更是如龚鹏程先生所说的那样: “乏善可陈" ,甚至“多不成气候,或则是挂羊头卖狗肉”。这也提醒我们,面对一种现象,说出我们的不满意容易,指出其问题所在也不难,但要真正优化、改进和完善,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事关教育这样牵一发而全身动的事情。
现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个时显的乱象,是复古化的问题。祭祀、礼拜这些民俗宗教活动,在当代世界教育中都已绝迹的仪式
死灰复燃,在一些学校和教室里大行其道。老师和学生都身穿所谓的“汉服",教室要布置得古色古香,空间再有限,也要用宽大的太师椅,一间教室,坐不了几个人。学生手持的不是电子书,甚至不是纸质书,而是所谓的竹简等等。试图以传统的私整和书院来代替现代学校,不过是以上做法的放大或升级。
实际上,历史上的任何东西,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就是为了更加便于我们应用。比如,汉字由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就典型地体现出这种趋势。那种认为使用繁体字的人,文化水平一定比使用简体字的人高,不过是一些浅见者虚幻的狂傲。在我国历史上,作为文献载体的先后有金石、甲骨、竹简、嫌帛和纸,现在又有数字化的趋势,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认为简书才“正宗"。
孔子当然有执着于传统的地方,比如,臣子拜见君王,他就固执地“违众” ,坚持主张先要在堂下握拜。但作为一位"圣之时者",他并不是恪守古礼。再比如,传统的礼帽是用麻织成的,但春秋末期的人们为了节俭,普遍用丝料制成,孔子慨然表示“吾从众”。对于借鉴了夏商两代的周朝礼制,孔子认为最为完美,表示认可和赞同。那些礼敬孔子的人,更应该学的是孔子这种不拘
泥、不固执,与时俱进、应物变化,因务实而高明、因通达而神圣的精神,完全没有必要谨守"R古必真,凡汉皆好”的教条。
同样,我们现今的教育,也是历史演进的结果,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已经充分考量了前人的教育智慧,借鉴了前代可取法的因素。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教育的样貌,是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共同塑构。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说现代教育已经很合理,非常完善,没有了优化和改进的空间,更不是以此拒斥批评,只不过是想表明,在“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后,刻舟求剑的复古是多么荒谬可笑。
最后,有必要强调指出,我们现在要从事的传统文化教育,尽管要使用民族的经典,借鉴旧时的做法,但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不应是古代的教育、过去的教育的复刻,而是立足于现代、植根于当今社会的现代教育。
即便我们回首过去,反思历史也不过是为了梳理传统,认清我们的来路,知所从来,为我们的现在定位而知道我们在哪里,处在怎样的位置。而所有这一切,都服务并服从于教育的终极指向——未来,因为只有未来才是我们考察一切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本文章从互联网采集,文章摘自于学校品牌管理订阅,文章版权归学校品牌管理杂志和作者所有;仅供需要学校品牌管理订阅的朋友试读,请勿用做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24小时内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