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书刊排行榜
- 畅销榜
- 收藏榜
-
漫旅
-
云南画报人文旅游
-
看四川
-
Conde Nast Traveler (US)康德纳斯特旅游者(英文)
-
旅游与摄影
-
汽车自驾游
-
越野世界杂志
-
风景名胜杂志
-
旅游天地
中华传奇纪实杂志在线阅读
施琅:清朝统一台湾的功臣
---文章选自中华传奇纪实杂志
长期以来,人们对施琅的评价一直存在着分歧,其焦点问题是如何看待他背叛鄰氏而降清。一些人指责他气节有亏,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抹杀他为中华民族统一大业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清政府统一台湾过程中,施琅所表现出的弃“私怨”而以“国事”为重的精神,尤其值得人们钦佩。
施琅与郑成功的恩恩怨怨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十三日,清军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登上了台湾岛,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对台湾的统一。作为清军统帅的施琅也因此而名垂青史。
施琅(1621-1697),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身材魁梧,有见识,性偶觉。明朝末年,四方骚动,天下大乱。他认为,这正是“英雄建业之时",遂投身于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部下,很快便以智勇兼备闻名于世,被授职左冲锋。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平定福建,施琅随郑芝龙降清,并跟随清军征广东。当时,两广各地的抗清义师如火如荼,清军屡遭重创,而清军的总督、提督之间相互倾轧,势如水火。施琅认为不足与谋,又开始了新的选择。
而此时正在福建抗清的郑成功闻知施球精通兵法,且善治水师,便诚恳相邀,礼遇甚厚,施琅转而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施琅归顺郑成功之后,屡立战功,为壮大郑成功的抗清势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施、郑二人关系一度十分融洽,施琅自称犹如“鱼水之欢"。然而在其后的相处过程中,由于对某些军事行动二人意见相左,逐渐产生了矛盾。特别是二人的性格不容,更使矛盾激化。一方面,施琅“恃才自傲”,郑成功不能容忍;一方面,郑成功“滥用权威”,造成“人多思叛”,施琅也因此决定与之分道扬镇。
顺治八年(1651),郑成功下令速捕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弟施显,施琅闻讯逃脱,而郑成功在盛怒之下杀死施大宣、施显。施琅在愤怒与痛苦之中,再次选择了归顺清廷。郑成功面对这一结果,颇为懊悔,叹曰:“吾不幸结此祸胎贻将来一大患。"甚至将施琅比作伍子胥,称:“楚国之祸,其在子胥矣! "施琅再次降清后,转战广东福建,与郑成功长期对垒,施郑二人可谓不共戴天。
施琅授命收复台湾澎湖之战大获全胜
施郑二氏之深仇大恨,可谓世人皆知。施琅在向康熙皇帝建议进取台湾的奏疏中即再声称,与郑氏“仇不共戴天”,明确表示,牢记杀父之仇,无时无刻不以“灭贼为念”。康熙帝任命施琅为平台统帅,除了看重他的军事才能外,或许还考虑到利用他与郑氏的深仇大恨而希望他一鼓作气,尽扫“残寇”,攻下台湾。施琅本人在率军出征时,的确也夹杂着报仇雪恨的复杂心情。但是,为了统一大业,为了国家的利益,施琅能够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后,他抛弃了最初的复仇念头,理智地处理了公义与私怨的关系,不计前嫌,真正把个人恩怨放到了一边。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取得了澎潮之战的全面胜利。此刻,再克台湾,已属易事。部下劝他,立即攻台,一举歼灭郑氏, “以雪前仇”。也有人断言,施琅"必报父仇”。在国家利益与家仇之间,施琅表现得非常清醒,对此,他讲了一番很得体的话:“此次出毛,上为国家,下为百姓。若郑氏能够真心归颗,立即救之,不使台湾父老子弟遭受战争之苦。哪能容许我有私心!"并明确表示:"断不报仇! "这样,在未进台湾之前,施琅已经在舆论上占得了极其主动的地位,并向世人展示了他为顾全大局而放弃个人思怨的宽大胸怀,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为了争取台湾的和平统一,使郑氏出降不出现波折,在攻克澎湖且郑军守将刘国轩乘小船逃回台湾后,施琅没有急于进兵,而是在澎朗采取了安抚措施,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他的胸坏。他急令部下捞救受伤落水的郑军士兵,共数得数百人,并为他们疗伤。有人不解,称"向必如此? "施琅说:"我料想刘国轩回台后无计可施,只有扬言于众,说我要报杀父之仇,登台后将杀得鸡犬不留,以图台湾军民尽力死守。我要让这些人回去为我宣传。"于是,施当众对教起的郑军士兵表示:"今日之事,君事也,我岂敢报私怨,况且当年杀我父之人已死,与他人无干,我不仅不会杀台湾民众一人,如果郑氏肯降,也绝不杀郑氏一人。"并且折箭为誓。随后又厚赏银钱,送他们回台湾。施琅深知掌管郑氏军事的刘国轩是个将才,又打听到战俘中有刘国轩的亲信,便盛情款待,让他回台湾转告刘国轩:"我施琅决不与刘为仇,以前是各为其主,他也是个忠臣,只要肯归顺,我一定向皇帝保奏,给他授官封蹈。"与此同时,施琅下令招抚涉潮居民,严令秋毫不犯,又出榜安民,宣布免除三年福役,希望当地百姓各安其事。
施琅在澎潮的举措十分奏效。刘国轩逃回台湾后,果然散布施琅欲报父仇,动员军民固守台湾。不久,随着被释放士兵的返回,舆论迅速扭转,郑氏官兵及台湾民众得知施琅的态度后,不仅无心固守,而且盼望清军早日登台。刘国轩也在施琅的感召下,决定放弃抵抗。眼见大势已去,郑氏集团终于决定“纳土归降”。当郑克爽派人前往清军表示此意时,施琅当即宣布: "风昔结怨,尽与捐除! "并在《安抚输诚示》中再次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保证。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师抵达台湾,"百姓壶浆,相继于路”。
私怨分明方能为大事
人台之后,为了更好地争取郑氏及台湾民众,使其内附之心更加牢固,施琅不仅实践诺言,不杀郑氏一人,而且对郑氏礼待优厚,更令部氏想不到的是,施琅登台不久,便前往郑成功之庙,以隆重的礼仪进行祭祀,并亲读祭文。
此举颇似三国故事中的诸葛亮为周瑜吊丧,不得不令人感动。祭文中,施琅毫不掩饰他与郑氏之间的仇恨,但公义私怨却交待得十分清楚。这充分显示了他的宽广胸怀,以及他旨在收拾民心的政治眼光,无疑赢得了台湾民众的尊重,有利于台湾的稳定。施琅以国事为重,志向高远。“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海隅久念爸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这是康熙皇帝对施琅圆满完成统一台湾使命的高度评价。
清朝廷取得统一台湾的胜利,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作为清军统帅的施琅,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无疑对这一胜利的取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的经验证明不论个人还是团体、党派,只要能把国家民族1益放在首位,那么必定会为实现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而求大同、存小异。放弃个人之间或小团体、党派之间的恩恩怨怨,以国家和益为重,以大局为重而放弃个人恩怨,捐弃前嫌,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齐桓公释仇任用管仲,终使齐国富强,而成一代霸业;商相如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而负荆请罪,将相和保证了赵国的稳定。这些脍炙人口的记载一直对后人起着警示作用。施琅在统一台湾过程中的表现也再次证明,只有放弃个人恩怨,才能在维护、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中有所作为,并为后人所尊敬。
本文章从互联网采集,文章摘自于中华传奇纪实订阅,文章版权归中华传奇纪实杂志和作者所有;仅供需要中华传奇纪实订阅的朋友试读,请勿用做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24小时内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