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博物杂志在线阅读

枸杞 瑞犬通灵助修真

撰文,摄影;王辰

绘图 鲁西

---文章选自博物杂志

仙草无力兴国运

南岳衡山的野庵里,兩位文士正在皎洁月光下高谈阔论。一位是宋朝书法家张邦基,另一位则是以作词闻名、号称“洛中八俊”之一的朱敦儒。两人欢谈间,忽闻山间传来犬吠声。朱敦儒心生疑惑:“此非人境,安得有犬声?”同宿野庵的过客有人知情,告日此声并非真犬鸣吠,而是岩壁间的仙草所发:“此草名曰枸杞,天生似狗,故而能吠。”张朱二人好奇,天明后便请那位过客带路,前去探访。但见—丛灌木长在险峻山崖上,葱茏婆娑,不似凡物。张邦基想要走近细观,却被制止了。“此神物也,侧常有蛇虎守护,须有道之人方可靠近。”

数年之后,两宋更迭,张邦基竟在临安(今杭州)皇宫之内又见到一丛枸杞——生于内城河道水畔,一如衡山崖壁所见。山中心草怎会长在此处?惊诧之余,张邦基询问侍卫,有人回答:“相传比物曾在仁宗年间(故都)宫中繁盛,至今已百余年矣!”亦有人言徽宗年间掘地曾见,“传为盛世样瑞之兆”。张邦基眉头紧锁,暗自叹影;“枸杞仙草,本是吸了天青地华所成,今困于宫中,不得其所也。前不久徽宗皇帝被金人北掳而去张邦基也跟着经历了仓皇南渡的国耻,纵有枸杞仙草,又真个能助大宋强盛吗?

老根盘错始知名

但枸杞与狗的传说,自唐宋时起就一直风靡不衰。

白居易在陕西山阳县,曾与太守并众宾客共论诗文,以枸杞为题,讲了一则假想出的故事:山阳县夜间禁令,犬不许鸣吠,万籁俱寂时忽而传来的犬声,实则源自通了灵性的枸杞。正如他所戏作的诗句中言:“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五代南唐时的志怪故事《续仙传》也曾言道:有朱孺子随王道士修行,见山溪旁两条小花狗追逐嬉戏,没入草丛不见,化作枸杞老根,隐隐有犬形。掘来烹食,朱孺子竟白日飞升,倒是他的师父王道士吃了枸杞却没能成仙,只延了百年阳寿。

枸杞之所以与狗关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的名字。起初枸杞名“枸棘”——“棘”本指多刺灌木,枸杞枝上有时生刺,正合其意。至于“枸”字,西晋学者郭璞有言:“枸,根盘错也。”此物老根盘错纠结,故有“枸棘”之名,后讹传为读音相似的枸杞。枸与狗同音,世人才把枸杞的老根附会为狗状。仙家将枸杞的老根老茎称作仙人杖、西王母杖,亦是缘于其虬然苍劲之形。刘禹锡有诗赞曰:“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饮食滋补百姓家

尽管枸杞头顶修仙灵药、祥瑞之兆的神秘光环,但至少从南北朝起,民间百姓就开始毫无顾忌地将它应用于日常饮食。《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种枸杞之法,便是为了采摘枸杞叶当作菜蔬。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里,详述了枸杞叶的菜谱:嫩笋、菌子、枸杞叶用油同炒作羹,

加胡椒调味,鲜美异常,可令人不思肉味。至于枸杞子,也就是枸杞的果实,历来就是常用滋补之药。至明朝,又开发出许多吃法:比如将地黄、枸杞子、蜂蜜一同煎熟饮狭长“如今常被用作食材“宁夏枸杞是枸杞的近来“果实略用的“三妙汤”;又如先用枸杞子拌干面、酥油制成茶饼,而后煎服饮用的“枸杞茶”;还有将枸杞子和枸杞叶同熬的“枸杞粥”。

如今枸杞依然常用于煲汤、泡茶、火锅等日常餐饮中。超市内更是常见整包的“宁夏枸杞”——值得一提的是,这宁夏枸杞并非是指一定产自宁夏,而是植物名就叫宁夏枸杞,为枸杞的近亲物种。它的果实比枸杞略长些,按《中国植物志》而言,药用功效二者相当。由于枸杞本身极耐干旱,可在沙地上种植,用以保持水土。枸杞花自春末绽放,此落彼开,可绵延至夏末,枝条上无论点缀紫花,还是挂着累累红果,也都可供观赏。

(责任编辑王辰)

 

本文章从互联网采集,文章摘自于博物订阅,文章版权归博物杂志和作者所有;仅供需要博物订阅的朋友试读,请勿用做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24小时内删除,感谢支持!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