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Chronos杂志在线阅读
潮起·潮落
文、图:宋志阳
---文章选自手表Chronos杂志
劳力士全线的运动款、爱坡皇家橡树、百达翡丽鹦鹉及手雷、理查德米尔,表坛的当红炸子鸡,炽热非常、全球稀缺、一表难求,甚至要见着实物都不容易……这,天翻地覆风变幻,仅仅是在二年间爆发。
手表与人是如此亲密接触、日日相伴,你很难想象有人可以把一枚不喜欢的表长挂腕上,贴身之物衣服啥的是多量替换的,而手表,于大多数人仅是三、二可替,甚至是一表独当。表,注定要满足主人的审美、带来愉悦才行,至少不能是个生厌的累赘,哈哈,否则谁还戴个表呢。
手表的设计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审美、追求、社会大环境、思想、潮流……年代变、手表变,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变幻,才是永恒。
只是变幻中,还有些规律可依,有势可预见。
手表从诞生至今,不过110年左右的不长历史,试着回顾一下历代的潮流变迁,是挺有启发意义的,上世纪初的二十年,手表处于萌芽、摸索阶段,圆的方的各种形状百花齐放,除了是把怀表缩小戴在手上,全新的空白疆土让设计随意挥洒,无尽的可能供各家去充分试错,那年代有个风潮是比拼谁家的机芯能造得更薄更小,毕竟以当年的生产设备,这是真正的难度挑战。
接着的二十年,手表技术上渐向成熟,适逢Art Deco艺术装饰盛行,一、二战之间世界的经济繁盛期,古典审美在手表上是鼎盛呈现,极尽精细、精心之美,罗马数字、宝玑体阿拉伯数字、克体阿拉伯数字等各式“艺术范”的盘面设计经典常常源于此时,也是今天众多经典复刻的样本源泉,要知道当年的手表普遍昂贵,只有社会的精英人群才能负担,当然设计要迎合他们的审美品味。
接着的十年,手表上古典审美达到顶峰,手表上避震的广泛使用、机芯的精准度、稳定性、耐用度渐至成熟,当然此时的劳力士是个唯一的例外,因终极防水的蚝式表壳、自动上链恒动机芯的独家专利,技术与素质上已是大大领先时代,一骑绝尘了。
基础功能的三针、日历之外,计时表、日、月、星期、月相的全历表,甚至加上计时的复杂已近乎之巅,万年历已出现,但仅是凤毛麟角般的品牌与数量,陀飞轮仅仅是作为参加天文台竞赛之用,更是稀少,三问更是稀罕得近乎忽略不计了。
换句话说,此时凡人可及的复杂之巅是全历或全历计时表。五十年代,是手表发展轨迹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二战对世界的破坏是巨大的,百废待兴,大量的劳工阶层进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严格的守时观念要求到每一个人,手表要下放到最大量的人群,要压低成本、减掉装饰、简单易读、适应最大量人群的审美……圆表开始压倒性一统天下,光管字取代“文艺范”成主流,手表开始第一次整体变大,设计也从追求精细向“粗”发展了,大三针战胜小三针,曾经的古雅与时相背,便宜就是硬道理,就是大生意之下,复杂功能的追求近乎停步,当然凤毛麟角的例外是有的,那是完全在大势之外了。
此时表坛的重要成果是专业手表的开创,专业潜水表、专业计时表、专业防磁表、两地时表,可见是基于实用需求。
六十年代,对太空、科幻的遐想,表的设计更趋粗而厚重,离经叛道,刻意打破古典而怪异成大势,方便性成必须,自动上链表一统天下,复杂功能更是冰河期了。
七十年代,手表的天翻地覆之时,越战、反战、石油危机、摇滚、美苏强烈对抗……社会持续动荡不安,更惊心动魄的“石英危机”,瑞士表业陷于哀嚎遍野、生死存亡之时。
日本石英表的盛行完全颠覆之前的规则与根基,一直以来,手表作为时计与工具,做得精准与否是评判一只表好坏最核心指标,然后才是扎实耐用安心,至于审美与做工精细与否是各取所需,功能嘛对于常人是用不着之物,也就更不介意了。这看得重中之重、引以为傲的精准度,忽然被石英表轻易打得满地找牙,这石英表还可以指针显与数显同俱,从不担心上链,1/10秒、1/100秒计时易如反掌,星期日历、万年历、闹铃,还有计算器呢,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简直神了,一表在手,通天地泣鬼神,仿佛宇宙尽掌握,不戴上一只简直亏大了,谁还要个“落后的”机械表啊,石英表势不可挡成必然。
八十年代,世界经济正是飞速发展期,被打至“谷底”的瑞士表,凭着更为低廉成本的Swatch塑胶石英表站稳了脚跟;1985年起瑞士机械表开始发起反击,1989年百达翡丽一百五十周年庆典之际,凭着限量表及拍卖之威,重新开启瑞士高端机械表热潮,提炼出万年历、陀飞轮、三问三大复杂功能作利器强调打磨、手工、装饰的价值,以昂贵、传承、艺术品定义新一代的瑞士高端表。要知道这3大几乎已失传的复杂功能,在主流上已边缘四十年不止了。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持续向好,社会富裕日隆,珠江三角洲大量设厂低廉劳动力、更低廉成本之下,数以亿计的石英表、极低廉的价格,几乎让国人都可以人手一只甚至多只石英表,拥有表对凡人来说再没有任何门坎,BB机的盛行自带时间,个人的随身时间轻易可获,而不仅仅依靠手表了。
手表自诞生以来最核心的根基——看时间,不可替代的个人随身时间,这刚需彻底被打破,从此,戴手表,不仅仅只为看时间,它还必须满足审美、令人愉悦、美好生活的向往、个性表达……简单讲是看时间外是个人的标签了。
千禧年起,瑞士表业已是一统天下,持续盛景,国人日渐富裕,隐藏在潜意识里对好表的几代追求被激发,这历经从五十年代高官干部才有手表,六十年代精英群体苦寻不易才得表,七十年代手表、单车、缝纫机家庭三大件的凭票供应,全民追求不易,八十年代华侨港澳的配额带进……数十年三代人根深蒂固的手表、好表不易得观念,举世难寻的独特因由,富裕之下一朝被点燃,补偿性的爆发购买、不为外人道的额外满足喜悦心头……
国人持续性的爆买是越来越烈,对复杂功能昂贵表的追逐尤甚,陀飞轮因为表盘看到有个“圈圈”作辨识,代表贵、很贵,相当一段时间里成热捧之最。可惜相当多买入复杂功能表的人完全不知其所以,戴在手上的万年历,又有多少人是显示准确的呢?除了极致表迷,又有几人会戴着目镜细赏透底之下机芯的打薄、板路呢?有的话,一年中合共赏几次呢?
扣心自问,对绝大部分凡人来说,万年历、陀飞轮、三问这大复杂未必有多大意义,倒角、打磨之美也不是每人都拿镜去赏的。美妙独特的外观盘面设计、精细入微的做工、舒适的佩
手感,这些是时刻可赏、朝夕相对,切实地令人愉悦,表的外荒无比重要。
2004年9月历峰集团在北京太庙举办“钟表与奇迹”展,开启了高级钟表全面进军国内市场的大局,同年以沛纳海始作俑者的大表潮流渐兴起,至2009年巴塞尔表展,向以稳健保守著称的劳力士把主力表系的日志型,不变数十年的36mm表径猛增至41mm!标志着大表潮流成为数十年间影响表坛至为深远,世人变大变壮、审美求个性显露表达,适度的大表清晰易辨是必然,一旦感受过大表,往日的片甲小表无法回头了,当然这大得适度。当中还夹杂材质多变、颜色丰富、半镂空立体盘面、硅质擒纵、3日链跨周末、大日历、储链显示等等无数小浪花……
运动休闲表风潮起,国外、港澳已盛行运动表多年,国人根深蒂固的正装表观念之下,这风潮迟了很多年才渐渗入,有之前表壳材质多样化、盘面颜色斑斓的铺垫,再合上大表潮流的浪花,更关键的,恐怕是新一代的购表人日渐年轻化,社交网络的同步分享,更是催生一些标杆级别的潮款,这样的合力之下,文章开头的表款被推升至全球“网红”高端标杆地位,留意了,这不是一个地区,某处小范围之物,是全球!网络之下,不存在洼地。这波由相对年轻而富贵的人群掀起的浪潮,反过来影响着更广泛人群,越演越烈。
在高端表领域,相对于过往十多年以表迷、藏家,而至更大量的富人所形成的高端表市况,相当多的品牌还百花纷呈,各有所爱,陀飞轮、万年历甚至大复杂的各种叠加,人们虽不论真懂假懂也会为其“贵”埋单……年青的新一代已经不是这种思维了,喜欢表却不再接受“复杂功能”贵价、人手“机芯打磨”值钱这一套,品牌要广泛认同的高端,外貌是最主要的,运动范、高度的辨识性远远一看而知,一句话就是标杆潮物啦,醒目漂亮那是当然的,至于功能,简单三针就已经足够了,复杂的话顶多计时表就行了,啥陀飞轮、万年历不管,钢款是更受欢迎的,年青、运动嘛,贵金属的材质传统价值思维也不太重要了,新一代往往潜意识里就要区别于老一代,对古典的壳态是以老旧过时而视之,特别是接受了运动款、大表之后,对正装、小表(上一代的表啦)几乎是本能地抗拒,这也难怪,南辕北辙哪可能共存呢。戴只几十万的陀飞轮或万年历正装表,没几人认识你手上的表贵价,除了玩家,你总不能逢人便说这是陀飞轮,几十万的,这万年历啊可比年历贵多啦,几十万的……暗夜里的锦衣夜行,又有几人能长久如此呢。手上一只绿水鬼、可乐圈又或熊猫迪,轻松过十万了,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呢,要的不仅仅是过硬的好表,还要标杆、标签……潮物,一表已透出很多很多。
是否还有品牌能晋身其中?门已经关上了,机会恐怕很渺茫,如此全球认的“潮物”不可能很多的,多了人们记不住。这潮流会长久吗?哦,谁知呢,或者是等新新一代创造了新的潮流再说吧。
本文章从互联网采集,文章摘自于手表Chronos订阅,文章版权归手表Chronos杂志和作者所有;仅供需要手表Chronos订阅的朋友试读,请勿用做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24小时内删除,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