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帮助中心
文章分类列表

阅读推荐

少年时杂志在线阅读

对加拉帕戈斯雀的研究

---文章选自少年时杂志

1835年,乘坐“小猎犬”号进行环球航行的达尔文来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在这个位于太平洋赤道附近的群岛上,达尔文发现,每一个岛屿生物都与众不同,特别是岛上的鸟类。达尔文收集了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近 70 个鸟类标本。这些鸟类的形态、习性都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其中最明显的是,一些雀类鸟喙部的形状大小迥异。后经鸟类专家约翰·古尔德确定,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标本属于雀类的 13 个新种。更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些雀类喙的形状差别很大,但它们之间其实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这一现象引发了达尔文的思考:物种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加拉帕戈斯雀源于同一祖先,在不同岛屿上漫长的生存过程使它们发生了变化,鸟喙差异的形成是当地自然环境对雀类选择的结果。因此,一直以来,加拉帕戈斯雀被认为是进化的典型例证,也被认为是催生达尔文产生进化思想的“功臣”。

在达尔文之后,科学家对加拉帕戈斯雀的研究并没有停止。1972 年,英国科学家格兰特和他的团队开始了对加拉帕戈斯雀的研究。最初,他们只是想对大达夫尼岛上的加拉帕戈斯雀进行个体标记,研究鸟的身体状况、喙的大小和取食种子情况、繁殖成功率等。没想到一场天灾让格兰特因祸得福。由于 1977 年的严重干旱,格兰特损失了自己标记过的绝大部分的地雀幼鸟,这对格兰特是沉重的打击。但是格兰特敏锐地发现,干旱造成食物短缺时,小而软的种子被先吃光。这会导致无法取食大且硬的种子的雀饿死,而幸存下来的地雀会帮助它们,把在干旱中获取食物的喙的特征遗传给下一代。从理论上讲,这样的自然选择将导致岛上加拉帕戈斯雀群体的鸟喙特征发生变化。而1979 年的测量数据表明,地雀喙的厚度确实增加了,加拉帕戈斯雀再次成为自然选择最鲜活的案例。2015 年,科学家通过基因组学的方法对加拉帕戈斯雀进行了研究,加拉帕戈斯雀鸟喙的形状也终于与 ALX1 基因联系到了一起。ALX1 基因编码影响颌面部发育的蛋白,与鸟喙的形状密切相关。


本文章从互联网采集,文章摘自于少年时订阅,文章版权归少年时杂志和作者所有;仅供需要少年时订阅的朋友试读,请勿用做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24小时内删除,感谢支持!

 



发表评论
* 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