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杂志在线阅读
古罗马“飘来”的鸭形玻璃注
撰文/朋朋 张琰敏
---文章选自中华遗产杂志
1965年9 月,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北票县(现为市)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主是十六国时期的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只造型奇特的“小鸭子”。这只“鸭子”是用玻璃做的,整体为淡绿色,有些地方呈蓝紫色。口部近似鸭嘴,尾尖微残。颈部和背腹部,都用盘卷的玻璃条做出装饰:颈部锯齿状的花纹,如同鸭脖上的花色羽毛;背部粘出三角形的双翅,腹下则是折线形花纹,代表鸭足。
专家将这件器物定名为“鸭形玻璃注”。它的重心在前半部分,装满水时,玻璃注前倾;装一半水,腹部加重、重心后移,可保持平衡;不装水时,腹底部平整的玻璃饼,也可作为整件器物的支撑点,使器形不太规则的玻璃注稳稳地立起来。至于它的用途,目前还存在争议。但不论是造型还是工艺,此器都是我国发现的早期玻璃器中数一数二的作品。
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天王冯跋之弟,也是宰辅重臣,北燕第二号统治的人物。冯素弗墓一共出土了47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玻璃器有5件。从材料和制作工艺上看,这些玻璃器应该都来自遥远的古罗马帝国。
中国传统的玻璃器加工,采用的是与青铜器成型工艺相似的模铸法,产品属于低温铅钡玻璃,化学稳定性较差,不耐腐蚀,不适合作为生活用器。直到隋代,这种玻璃才逐渐被高铅玻璃和受西方影响的钠钙玻璃所取代。西方玻璃一直以钠钙玻璃为主,耐温性能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更强。经化学成分检测,冯素弗墓出土的玻璃器,就属于钠钙玻璃,器胎较薄,出现卷边,采用的应该是古罗马的无模吹制技术。鸭形玻璃注上的装饰,则是待器物吹制成型后,从炉中挑出玻璃料,拉成玻璃条,在冷却前缠绕于器身而成。
您可能会问了,古罗马的玻璃器是如何来到中国辽宁的呢?专家推测,十六国时期战乱频繁,使丝绸之路商贸受到了严重阻碍,这样一来,北方草原在交通上的便捷性就凸显出来。用北京大学齐东方教授的话来说,这是一条“约从河西经包头、呼和浩特、大同,通过河北北部进入内蒙古赤峰,到达辽宁辽阳的中西交通路线,仅从考古发现的遗物上看,这条路自北魏至辽一直通畅”。那么,鸭形玻璃注,这只“漂洋过海的小鸭子”,便见证了一千六百年前的中西交流史。
本文章从互联网采集,文章摘自于中华遗产订阅,文章版权归中华遗产杂志和作者所有;仅供需要中华遗产订阅的朋友试读,请勿用做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24小时内删除,感谢支持!